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国投湄洲湾电力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闽中‘红旗不倒’精神”主题团日活动

2024-03-12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主题教育、党员先行工程和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10月27日,公司团委组织2023年新入职员工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旧址、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外坑乡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等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闽中‘红旗不倒’精神”主题团日活动。通过主题学习、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方式,引导团员青年重温闽中洪流中的革命故事,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从历史中汲取向上力量,弘扬闽中“红旗不倒”精神。

    悠悠岁月谱写红色篇章

中国工农红军207团旧址(澳柄宫),位于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澳溪畔。将近千年历史的澳柄宫,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在外人看来,澳柄宫兴许是一座普通的宫庙,但在红色岁月里,它是莆田红军活动的指挥中心、红色革命的摇篮。

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的澳柄宫前,红旗飘扬,澳柄桥下,溪水潺潺。小雨淅淅沥沥,青年员工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认真了解了这段跨越近百年的历史。1926年,中共派莆田西天尾人陈国柱在此创建了革命据点,成立了莆田第一个农会和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3月,党组织在此建立了第一支革命武装——莆田游击队,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30年4月,三支队伍合并成立了莆田工农游击队。红军207团在这带领莆田人民举起革命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过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红军 207 团,给闽中和莆田的革命斗争带来深刻影响,也在莆田人民心中燃起了不灭的革命火种。陈列馆楼顶8个字“红军精神,永放光芒”,虽有些褪色、斑驳,但仍闪耀着熠熠光辉。

    和平年代 感怀先辈奉献

随后,第二站来到了位于涵江区大洋乡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1935年,地下党人黄国璋、饶云山、方子明等人在大洋开展游击战争,以“红旗不倒”的革命信念斗争到底,逐步壮大革命力量。它见证了闽中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以及红军游击队的艰苦斗争历程,承载着闽中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

青年员工们来到闽中陈列馆。馆内设三个展室,以时间为轴,实事为要,系统介绍了中共地下党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的革命历程,犹如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仔细观察了当年游击队使用过的布告、宣传单、枪、大刀、手榴弹等物品。简陋的生活用品,向青年们述说着那段艰苦的岁月和先辈们筚路蓝缕的革命情怀。

“红旗指处阴霾散,胜利花妍迎旭开”。追寻红色记忆,俯瞰历史烟云,在不断丈量历史深度的行程中,我们寻访红色印记,传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

继往开来不负光荣使命

莆田外坑苏区创建于1930年底,是在中共福建省委的指导下,由莆属特委领导的游击武装及其革命群众开创出来的一块纵横10多里的赤色区域,是闽中党组织在莆田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一次勇敢尝试。此行第三站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纪念馆主要围绕苏区革命、外坑乡苏维埃政权成立始末、外坑乡英雄儿女、闽中革命斗争史四部分展开,再现了闽中党组织在莆田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勇敢尝试,还原了闽中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历史。这里是土地革命试点,是红军 207团据点,这里是闽中苏维埃的摇篮。从展品中可以看出,外坑村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在革命时期为闽中地区的革命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引领 。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一幅幅红色的历史图片前,青年员工们驻足凝视,系统了解外坑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莆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历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为革命事业坚守信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个红色教育基地,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本次主题团日旨在引导团员青年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是公司团委开展主题教育的一项举措,追昔思今,鉴往知来,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强化实践教育成效,将主题教育与传承红色精神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活”起来。

< 返回上一级
来源:
作者: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12 16:04:29